健康医讯
联系我们

医院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中山大道26号(硚口月湖桥旁)




联系电话:027-83743390
邮箱:1209950022@qq.com

心脑血管病患者怎么吃?脑心健康管理师告诉您。。。。

脑卒中、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。随着人口增长,社会趋于老龄化、城镇化,也使得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。

在2017年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我们看到,我国心血管病患者超过了2.9亿例[1]。2.9亿是什么概念?美国人口数量也不过才3.25亿。也就是说,再加把油,我们的患病人数就快赶上整个美国的人口数量了。

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,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心血管病?

最近,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在权威期刊《中国循环杂志》发布,并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给出了膳食建议[2]。

指南指出

1.推荐健康膳食作为心血管病预防的基础措施(I 类推荐,B级证据)。

2.对于无心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病的成年人,可以采用膳食营养建议(表1),保持平衡的膳食营养结构(I类推荐,B级证据)。

微信图片_20190327112617.jpg

1食物多样,谷类为主

食物多样,谷物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。早在2016版的居民膳食指南上就已经突出了谷物饮食。指南推荐每天平均摄入12种以上食物,每周25种以上。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-400 g,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-150 g,薯类50-100 g[3]。

一项来自丹麦癌症协会研究中心的研究对丹麦55465名志愿者(年龄为50-65岁)进行了15年的随访,结果发现全麦饮食与显著降低的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[4]。

在全谷物摄入量最高的分组中,男性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34%(HR:0.66;95% CI:0.60,0.72),女性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22%(HR:0.78;95% CI:0.70,0.86)[4]。

2多吃水果和蔬菜

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,应该保证每天摄入300-500 g蔬菜,其中深色蔬菜占1/2,每天摄入200-350 g新鲜水果,果汁不能代替鲜果[3]。

对95个观察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,每天摄入200 g的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冠心病、脑卒中、心血管病、癌症风险和全因死亡[5]。

微信图片_20190327145349.jpg

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(JAHA)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也表明经常吃蔬菜,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,有助于延缓老年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,其中以西蓝花、卷心菜、花椰菜效果尤佳[6]。

3少吃红肉少吃加工肉

猪牛羊肉(红肉)相对于禽类和鱼肉(白肉)的脂肪含量较高,且多为饱和脂肪酸。而饱和脂肪酸,一直以来都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呈正相关。

你可能无法相信,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(WHO)正式将红肉归为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级别(2A类),而加工肉类更是被归类为人类致癌物(1类)[7]。

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一项长达16年的研究,对53.6万中年人的饮食和健康进行了追踪,结果发现,吃较多的红肉(约134 g/天)使得死亡风险增加26%[8]。

另外,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还与9种疾病的死亡率增高有关,包括了癌症、中风、心脏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糖尿病、感染、阿尔茨海默病、肾脏疾病和慢性肝病[8]。

所以,指南建议红肉每天摄入量应少于75 g[1]。

微信图片_20190327145234.jpg

4每天喝一斤牛奶或酸奶

奶类制品富含钙,推荐每天摄入各种各样的奶制品,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 g[3]。

发表在《柳叶刀》的一项在21个国家开展,涉及13万人的前瞻性研究显示:每天摄入两份乳制品(一份指244 g牛奶或者酸奶、15 g奶酪、5 g黄油中的一种)的人,整体死亡风险下降17%,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23%,中风风险下降33% [9]。

看来这往后一天8杯水要改成一天8杯奶了!

5.经常食用豆制品

豆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纤维素、钾、钙等,我国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,大豆蛋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[10]。指南推荐经常食用豆制品,成人每天摄入大豆25 g(相当于豆腐150 g,或豆腐干45-50 g)。

6.每周吃5次坚果

坚果表面看起来油很多的样子,但是多吃坚果并不会影响健康,反而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
一项涉及20多万人的大型队列研究结果表明,每周吃5次坚果(每次28 g)可以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14%,冠心病风险降低20%[11]。所以指南推荐每周食用50-70 g坚果[1]。

7.每周摄入280-525 g鱼肉[3]

鱼类对心血管病的保护作用主要归因于Omega-3脂肪酸的含量[1]。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,并且饱和脂肪酸含量低。

美国心脏协会(AHA)建议每周吃两次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(比如三文鱼、金枪鱼和沙丁鱼)。每周摄入的量达到225 g时,能降低冠心病、缺血性中风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[12]。

8.少盐少盐少盐

减少膳食钠盐的摄入不仅可预防高血压,也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的重要手段。日常生活中应该在烹饪的过程中注意少放盐,控制用盐量,逐渐降到世界卫生组织(5 g/d )或中国营养学会(6 g/d)的推荐量。

今年,山东省疾控中心发表在JAHA上的研究表明,仅山东省,2011年一年,就有1.6万人的死亡可以归因于高钠摄入引起的高血压。如果把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30%,就可以挽救数千条山东人的性命[13]。

9.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

目前,推荐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,如:橄榄油、菜籽油、鱼等,尤其是具有心血管病高风险的个体需注意合理增加摄入量[1]。

10.喝茶有益

茶叶中茶多酚对于疾病的预防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。茶多酚对人体脂质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,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。指南推荐每个月喝茶50g以上,绿茶最佳。

微信图片_20190327143423.jpg

微信图片_20190327095544.jpg

作为“国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”和“湖北省脑卒中诊疗中心”重要组成部分的神经外科,开设普通床位47张,设独立NICU病房(病床5张)。以脑血管病微创外科全模式诊疗(多模影像融合诊断、介入手术治疗、显微手术治疗、复合手术治疗、药物治疗)为特色。核心技术有:介入技术(血管内治疗术)、显微外科技术、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、神经内镜技术与锥颅置管引流术等微创外科技术。经湖北省卫计委鉴定,《复杂脑血管病多影像融合诊断和精准治疗》居国际先进水平。

温馨提示:更多xx疾病的资讯,请拨打24小时肿瘤免费咨询热线027-83743390进行咨询,湖北省中山医院神经外科祝您健康!